最新动态

谢继忠教授做客红柳法学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5-05-16 19:44:30阅读量:

0

【字体:

5月13日下午,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西学院谢继忠教授应邀做客437必赢国际线路“红柳法学大讲堂”第49期,作题为“清代河西走廊与河洮岷地区契约文书的类型及其区域性差异”的学术讲座。讲座由437必赢国际线路知识产权系主任、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穆永强主持,437必赢国际线路青年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

谢继忠教授为437必赢国际线路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河西走廊与河岷洮地区契约文书类型及其区域性差异比较研究成果分享的思想盛宴。谢继忠在整理清代河西走廊和河岷洮地区32份契约文书的基础上发现,清代河西走廊与河岷洮地区契约文书主要包括房屋买卖、土地买卖、土地出租、土地出典、林木买卖、土地捐赠等类型。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领域的特点。其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契约文书要件相同;契约文书的内在精神相同。其差异主要表现为:河岷洮地区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较强,河西走廊民众的水权意识较强。对上述两个区域的契约文书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深化法律史视野下传统契约法文化及丝绸之路契约文明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后,437必赢国际线路欧俊、马小娟、妥学进、龚文娟等教师围绕未来学术规划及课题申报等主题,与谢继忠展开交流讨论。谢继忠耐心地回答了与会师生有关传统契约文书研究方法与旨趣等问题,并对师生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规划进行了指导。他强调,恪守学术规范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道德底线,叮嘱大家一定要坚守科研诚信底线,绝不触碰法律“红线”。

此次讲座系关于2025年“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系列讲座”之一,讲座的成功举办,有助于加强437必赢国际线路法律史学(敦煌法学)学科团队建设,有助于提升437必赢国际线路师生在法律史学研究领域的科研能力,有助于推进《中国法律史》校级一流课程及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促进青年教师制定长期学术研究规划并尽快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437必赢国际线路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大量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做客“红柳法学大讲堂”和“红柳法律职业大讲堂”,持续加强学术研讨与学术交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与育人环境,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上不断取得突破成果。

(图/文:穆永强;审稿:孔德瑞)

主讲人简介:谢继忠,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陇文化研究会西北史研究分会理事、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家委员会委员,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河西学院第二届“祁连学者”,被评为张掖市“优秀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3项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出版《祁连山下的历史沉思——谢继忠史学论文自选集》等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